会员登录 | 注册
“三名工程”刘月卯访谈
时间:2015年03月11日

  刘月卯 

  1967年出生 

  365体育在线导航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365体育在线导航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衡水市文联主席 

    

  采访时间:2013620日上午 

  采访地点:河北省衡水市刘月卯家中 

  记 者:您觉得书法传统经典的价值是什么? 

  刘月卯:书法作为一门传统性极强的艺术,立足传统经典是每一个书家所必须坚持的方向,惟此方能步入大道。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入之愈深愈感到传统经典的魅力,只有面对经典,我们才有可能得到古法,古法亦能得到正确地阐释并在创作中得到应用。在当代,我们学习研究书法是幸运的,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或高科技印刷看到整个书法史上任何一部法帖,可以学习古人的任何一件经典作品。掌握着大量的学习资料和信息,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和我们相比的。当然,好东西多了,我们在选择上也许就会犹豫甚至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个睿智的大脑,就是说你认识到的经典是什么?什么是你心目中的经典?是不是古人经典的东西都适合你?这一点的确需要一个理智的判断。对于我来说,“二王”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在这个宝藏探寻中越来越感觉到“二王”作为传统经典的伟大,在学习研究中,也逐渐加深了对以王羲之书法审美观为核心的博大书学体系的理解,其外延与内涵传承着正统价值与精神,二十余年来,自己坚守帖学传统,“二王”这一风格体系已入手入心。 

  记 者:您是在传统艺术复兴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刘月卯:中国书协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举办全国第一届书法展,之后的几年又开始举办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从1987年全国第三届书法展开始公开征稿,到90年代初设立全国首届新人新作展,全国展、中青展、新人展三大展览基本确立,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中国书法已进入一个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可以回顾在80年代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到第三届的国展,很多作品的观念与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那时候的展览,简单地取法某一个古人就可以入选,这种局面直到1989年的全国第四届书法展览首次设奖,才有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追求已经开始摆脱书法的实用功能,取法更广泛,对书法的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90年代开始,除三大展外,各种单项展览,如正书展、行草展、楹联展、扇面展、篆刻展等应运而生,极大丰富了书坛的色彩,从这个意义讲,书法应该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复兴时期。 

  记 者:您学习书法的路径是怎样的? 

  刘月卯:我从上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开始拿毛笔了,从唐楷入手,以欧楷和褚楷为主,下的功夫还是比较刻苦的,可以说在夯实基础阶段没有懈怠过。对书法比较自觉地追求,是在80年代后期,此时中国书坛也开始全面复兴,我选择了帖学一路,这可能和我本人的性格有关系,偏向精润儒雅风格。在90年代,我就坚定了“二王”和宋四家这条主线,而且义无反顾。也就是说不管书坛刮什么风,我都能坚守自己,都能坚持自己的这条路子,不被时风所动。到现在更是如此,对帖学一脉做了更加系统的追摹与研究。 

  记 者: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学习,您有哪些收获? 

  刘月卯:通过对传统经典的学习,我觉得找到了古法,也就是古人写字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经典法帖认识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步入不惑之年后,在实现心摹手追的同时,更多的是感悟前贤那种恬淡宁静、志气和平的书学品格,原来更多的是在做技术上的磨砺,现在对我来说经典给予自己最多的是书学心态上的一种变化。 

  记 者:您的草书中有怀素和林散之的影子,其书风是怎样形成的? 

  刘月卯:我刚才也谈到了“二王”是一个博大的书学体系。那么这条主线尤其是从唐宋以来,历代书家虽然进行了书风的转换,但精神层面仍然属于“二王”的范畴。怀素和林散之作为古今两位草书大师,都创造了草书的经典,但大的层面仍有王书影响,如怀素《小草千字文》,通篇的恬淡雅逸,与王羲之风规相近;林散之先生的草书也是以大王为宗。我在学习草书的时候,除了王羲之、孙过庭之外,怀素和林散之两位大师的草书也是经常纳入视野,受影响亦在情理之中。目前我的书法还是以行书、草书为主要表现的书体,以潇洒古淡、空灵隽永的艺术风格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记 者:您觉得一个书法家拥有自己的书风意味着什么? 

  刘月卯:一个书法家拥有自己的书风,我觉得就好比拥有一块基石,使自己能够永远站在这块基石之上,从而使自己更加沉实、稳健,方向更加坚定。当然,书风的拥有不能意味着一个书家可以固步自封,每一个书家都有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书风更加鲜明。 

  记 者:您对书法的认识是什么? 

  刘月卯: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的一门抽象的线条艺术。具体地说,书法是一门写心的艺术,同时更是一门养心的艺术。写心、养心离不开书法最基本的元素,那就是线条、笔法。线条是根本,笔法是核心。笔墨的纯粹、线条的凝炼需要一个书家孜孜以求、千锤百炼。只有把点画与线条提纯到能够表达自己心性的时候,我们才敢说过了笔法这一关,笔法的重要性也在于此。赵孟说过,“结字因时相沿,用笔千古不易。”他说的“千古不易”,我的理解不是指对用笔的一般要求,而是笔法综合性的深层次的美是“千古不易”的,当然,这需要一个书家对书法要有多方位的认识和多角度的理解。 

  记 者:您告诉我特别理解现在的书家,您觉得他们特别不容易,是吗? 

  刘月卯:对。 

  记 者:为什么呢? 

  刘月卯:因为我曾经也有这种经历嘛!我是从上个世纪20来岁的时候正式参加国展,在那个年代入选一次国展甚至获奖那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在那个年代,一是展览比较少,二是人们对国展有一种膜拜心理。我就是这样,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心里对在国展当中入展的、获奖的书家是非常崇敬的。我是从1990年开始参加国展,从入选全国第一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展开始,到1995年荣获全国第六届书法展最高奖——全国奖,之后,中国书协的各项大展几乎无一旁落,1996年首届行草书大展能品奖、1999年的全国第七届书法展再次荣获全国奖、三届楹联展金奖、八届中青展二等奖、十二届群星奖金奖,到后来又连续两届蝉联“中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入展兰亭奖等,当时我还有“获奖专业户”之称。说心里话,连续地参加国家权威大展并获奖,对我的学书自信心、学书的路子、方向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坚定作用。应该讲,现在的展览尤其近几年的展览比赛,比我们那个年代机会要多得多,因为现在中国书协的展览体制已经非常完备了,这也是当今书坛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了兰亭奖、全国展、青年展、新人展外,按书体分又有行书展、草书展、篆书展、隶书展、楷书展、篆刻展、刻字展,按书法的形式分又有手卷展、册页展、楹联展、扇面展、小品展等等,可以说应有尽有,加上地方与中国书协合办的主题性展览也是非常多的,所以现在的作者尤其青年作者应该比我们60年代的作者更幸运,就是说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机遇来参加角逐这么多的展览比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想通过一两次展赛参展获奖来证明自己的时代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通过连续的参展、数次的获奖才有可能在书坛上立足,所以现在这些作者们尤其青年作者参加展览的确都像赶考一样,非常辛苦也非常的不容易。对于当前的展览,我经常鼓励很多青年作者积极投稿,鼓励他们参加展览的意思我想最主要一点就是检验他们的学书成果,而且通过展览达到一个自我的不断提升。我想对青年书友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展览结果虽然很重要,但学习、创作的过程更加重要。” 

  记 者:现在一般参加国展都是以青年作者为主体,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刘月卯:当今的书法艺术已变成了展厅文化,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形式对它的展厅效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下的展览模式和竞争机制必然会影响书法的创作方式、创作理念和参与的人群,青年作者才思敏锐,对展览有一种求胜和渴望心理,他们知道只有通过投稿、参展和获奖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能证明自己在书坛的位置。所以当今的展览必将会吸引众多青年作者的眼球,展览的主角是青年人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书法发展到今天的客观现象。 

  记 者:以青年人为主体的这种现象,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刘月卯:刚才也谈到了目前全国的各项展览,青年人是主体,从积极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书法繁荣的保证,而且也使书法得到了有序的传承和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会使书法展览变成一个竞技场,如果在青年作者意识中形成只以展览入选获奖论成败,论英雄,是令人担忧的。就会使更多的青年人走入一种追逐展览和时风的怪圈,会使很多人不再沉潜心志,不再对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笔墨与形式也停留在表面化的东西。一门心思上展览,为了展览而展览,为了创作而创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实现一种自我调节和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展览也会使一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变得盲目与肤浅。记者:为什么“年龄层次结构比较丰富”的话,会好一些呢? 

  刘月卯:全国展览之所以冠以全国展,按道理讲应是全国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当然有年龄界限的展览,如青年展、老年展除外,综合性的国展老中青三代书法家作品同场展示,必将使展览的作品表现得多样化与多元化,从而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书家作品的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流派纷呈,各竞芳容,展览一定是很有美的气象。不过,近些年来,有一些功成名就的老书家或中青年书家,在书坛确立了影响之后,可能对展览的这种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心态上会有一些变化,如认为已经是名家了再投稿参加是否降格?自己已经成为中青年有影响的书家了,入不了展获不了奖怎么办?有赢得起但输不起的心态;还有一些书家也愿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书方式,把精力放在学习研究上,不愿把精力放在展览上,这也是一种心态。 

  记 者:但是您还是呼吁比较优秀、比较成熟的书家能够参展,特别是国展? 

  刘月卯:对,我是希望这样,兰亭奖和全国展我希望重点书家、重点作者都要参与的,这样保持国展的高品位。以我个人为例,从中国书法设立兰亭奖以来,一、二、三、四届我都参加了,在老作者当中,有这种参与意识的可能为数不多,有人说你已经获奖够多了,为什么还要参与?其实我参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创作活力,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有时我在想,老作者参加展览会给自身带来动力的,因为你内心会督促自己必须拿出新的作品来,有这种自我加压,在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笔墨意识、学术思想往往也会实现一种全方位提升,基于此,作品有可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老作者们的广泛参与,对青年作者也是一种带动。 

  记 者:您对当下的书法创作怎么看呢? 

  刘月卯:当下的书法创作取得的繁荣程度,应该讲是空前的,这和中国书协健全的展览机制分不开的。应该讲当前的展览对促进书法创作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推出了很多新人新作。我认为当前的书法创作有两个特点比较突出:一是取法的面在拓宽,二是形式日趋丰富。说取法的面在拓宽,是书法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人已不满足那些固有的资源。因为书法艺术在当代已经作为了纯艺术形式,人们对它艺术化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当代人在创作资源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书法史上能看得见的资源,几乎都进入了当代人的取法视野,书法资源的广泛涉猎,也促使有思想深度的书家在传统笔墨技巧上实现了新的创造,书法传统语汇不断地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从而使作品个性化色彩也越来越强烈,这些年涌现了不少这样的代表书家和代表作品;书法形式上的日趋丰富,在近几年有一种“形式至上”的意味,形式有丰富书法审美内容的功能,走向形式也是展厅文化的需要,也是对古典笔墨形式的延伸和转型,从作品构成到对书写材料的选择以及到色彩的拼接,都是当代人走向展厅形式至上的选择。以上两个特点是目前书法创作的一个反映,的确,从技巧到形式,从构成到色彩,作品的展示功能在日益强化,给人的视觉冲击也越来越强,当下的书法作品是精彩纷呈的。不过,目前的书法创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比如近十来年,书坛出现了对“二王”的回归,对帖学的回归,倡导回归传统经典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现在大部分书家尤其青年作者还是停留在表皮上,对“二王”及魏晋的笔法理解不深入,对某一个古帖、某一个点画、某一笔法进行刻意地描摹和夸张,往往貌合而神离,所以现在导致一些青年作者不会自然地书写,不会自然状态下的一种挥洒。我想,这和古人那种心性流淌的东西,不能完全相合,显得特别刻板、生硬、做作,这是目前我感到的一种不太好的现象。当然,现在还有一种对形式的过分追求、过分依赖而过度拼接、无原则色彩构成,使很多人在做花拳绣腿式的功夫,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人以浮夸和浅薄的感觉,这种现象也是必须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记 者:刘老师,您刚才也谈到现在呈现出来的作品确实很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种追逐时风现象,您的建议是什么? 

  刘月卯:刚才我对当前的书法创作及现象进行了一点分析,可能不太成熟,只是一家之见。今天我们围绕展览和创作的话题谈得较多,我认为对展览的态度决定了笔墨的取舍,也就是说你的心态决定了你对展览的态度,决定了你笔墨的纯粹程度。如果针对书坛上的一些现象提点建议,我想一是对展览要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二是对传统要有一颗敬畏之心。面对展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是不容易的,因为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功利思想,所以我们时刻要把这种功利思想转换成一种向上的动力,不追时风、不慕时尚,面对展览与比赛,面对成绩和荣誉,放平心态,减少压力,内心有一分淡定,笔下就能得到一分从容,我敬重志气和平的人,惟此方能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对待传统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一颗敬畏之心,我们才知道与古人的差距,才明白自己技法的不纯净、不纯厚,才知道传统古法在当代的重要性。我想每一位有良知的书法家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这支笔只有根植于传统这块肥沃的土壤,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对经典的认知和把握,才有可能阐释传统在当代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