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论文评选工作于2015年8月21日在天津评选结束,经过评委会、监委会认真有序的初评、复评、终评,评出入选论文40篇(含优秀论文12篇),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或存在抄袭、剽窃、代笔等情况者,请联系365体育在线导航研究部。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该论文获奖或入选资格,并按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59759583
联系人:刘照剑
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
入选论文作者名单(40篇)
优秀论文12篇
省 份 |
姓 名 |
论文名称 |
北 京 |
朱玉洁 |
从《分隶偶存》看汉隶对清初隶书的影响 |
天 津 |
郝惠谋 |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鲜于璜碑》书风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书学价值 |
重 庆 |
宋 立 |
汉隶“挑剔”论——以《鲜于璜碑》与《夏承碑》为例 |
辽 宁 |
海玉豪 |
从秦印角度看秦文字的隶变 |
山 东 |
王晓光 |
汉简写手与碑隶写手之关系研究 ——兼谈汉代手书体、碑铭体之错位与对应 |
江 苏 |
靳慧慧 黄 辉 |
北朝墓志隶书浅论 |
李泊潭 |
宋代隶书若干问题考述 |
|
浙 江 |
徐 煜 |
《鲜于璜碑》文体、书体性质探究 |
山 西 |
赵维红 |
从《鲜于璜碑》字例管窥隶变新旧体之纠缠 |
贵 州 |
祝 童 |
清初隶书理论的话语建设 |
四 川 |
吴维羲 |
图像渊源与风格生成:《鲜于璜碑》析论 |
于 洁 陈学利 |
书势自定时代——清代碑学影响下的隶书 |
入选论文40篇(包括优秀论文12篇)
省 份 |
姓 名 |
论文名称 |
北 京 |
葛复昌 |
近五年来隶书创作生态考察 ——围绕全国第四、五届书法兰亭奖展开 |
朱玉洁 |
从《分隶偶存》看汉隶对清初隶书的影响 |
|
许道敏 |
汉隶形变规律与《鲜于璜碑》的重大意义 |
|
天 津 |
郝惠谋 |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鲜于璜碑》书风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书学价值 |
于长水 |
《鲜于璜碑》与《张迁碑》之比较研究 |
|
重 庆 |
宋 立 |
汉隶“挑剔”论——以《鲜于璜碑》与《夏承碑》为例 |
杨 庆 |
概念史视角与书法史中的“观念”问题 ——以清代隶书“笔意杂沓”观念考论为例 |
|
河 南 |
王梦笔 |
谫论东汉《鲜于璜碑》书法艺术风格的成因 |
李兴涛 |
从《鲜于璜碑》看东汉刻石的时代风貌与成因 |
|
辽 宁 |
海玉豪 |
从秦印角度看秦文字的隶变 |
湖 南 |
郑付忠 袁品良 |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由“中侧之辩”看隶书经典化境遇及当代化进程 |
山 东 |
陈 硕 |
经典、传说与典故 ——论《夏承碑》接受史中的若干问题 |
王晓光 |
汉简写手与碑隶写手之关系研究 ——兼谈汉代手书体、碑铭体之错位与对应 |
|
许洪国 |
读《鲜于璜碑》札记 |
|
杨加深 |
汉隶背景下的《鲜于璜碑》文字与书法考察 |
|
江 苏 |
程 渤 |
元隶风格特点及元代的隶书家 |
靳慧慧 黄 辉 |
北朝墓志隶书浅论 |
|
李泊潭 |
宋代隶书若干问题考述 |
|
周珩帮 |
东汉中后期碑表书刻的讹误现象 ——以《汉故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为例 |
|
欧阳摩壹 |
东汉美术隶书现象考析 |
|
浙 江 |
成海明 |
何绍基隶书笔法渊源考 |
钮震江 |
论汉《鲜于璜碑》方笔作隶的美学特征 |
|
徐 煜 |
《鲜于璜碑》文体、书体性质探究 |
|
杨 刚 |
《鲜于璜碑》用字现象考论 |
|
甘 肃 |
郭克俭 |
《鲜于璜碑》铭用字“圭”“浣”“慄”考释 |
山 西 |
赵维红 |
从《鲜于璜碑》字例管窥隶变新旧体之纠缠 |
杨天才 |
朴学视阈下清代文人书家汉碑观念及隶书创作考察 |
|
李庶民 |
从文字论中分蘖:隶变为催生书论之关捩 |
|
陕 西 |
白林坡 |
道与隶和——唐隶名家卢元卿钩稽 |
杨晓萍 刘 琰 |
清人对汉代碑版隶书的取法路径研究 |
|
吉 林 |
李 也 |
武荣碑补遗小考 |
宋淑湘 |
清人汉隶批评以“古”为中心的词群研究 |
|
王文超 |
《夏承碑》考辩 |
|
贵 州 |
祝 童 |
清初隶书理论的话语建设 |
四 川 |
薛垲睿 |
唐代隶书的得与失 |
余智鸣 |
从宋、清金石学视角下的汉碑品评看隶书审美流变 |
|
吴维羲 |
图像渊源与风格生成:《鲜于璜碑》析论 |
|
于 洁 陈学利 |
书势自定时代——清代碑学影响下的隶书 |
|
海 南 |
王 雨 |
秦“书同文”与秦代隶书的推广 |
香 港 |
夏小双 |
东汉《鲜于璜碑》研究三题 |
365体育在线导航
201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