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兰亭论坛现场 王玉池发表学术演讲
时间:2015年04月27日

 

  王玉池 

  1931年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1956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装饰绘画。1962年到中国美术研究所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理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协一至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专著《二王书艺论稿》获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奖之理论奖,《古代碑帖译注》获二届兰亭奖之教育奖,《是治学严谨的典范还是不够严谨》一文得中国文联艺术评论奖。2008年获中国美协“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

 

  王玉池:《万岁通天帖》所提出的问题 

 

  《唐摹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摹本中流传最为清楚、钩摹最为精准、琅琊王氏一族较为系统的书法作品集。它不仅可以作为鉴定王书的一个标准样本,也为王书北传提供了重要例证,所以值得特别重视和仔细研究。 

    

  一、《万岁通天帖》是鉴定王书的标准书作 

    

  《万岁通天帖》是琅琊王氏后人、武周时期的凤阁侍郎王方庆保存的一组王氏书法集,当时叫《宝章集》。王方庆是王羲之的十代从孙。《万岁通天帖》所收710帖,从王羲之书中选出2帖,又从王献之以下28人书中选出68帖而成。 

    

  杨仁恺先生评价此帖:世传王氏摹本虽间或一见,当推《万岁通天帖》为冠,所谓下真迹一等,可以当之无愧……如研究王氏父子书法的真实性和可(科)学性,也只有它作最可靠的佐证。王方庆世为隋唐仕宦大族,他家藏有列祖列宗的手迹,必然其来有自,可信而无疑,用它来衡量传世的王氏一门作品,总算有了个标准。 

    

  二、《万岁通天帖》是早期“南书北传”的有力佐证 

    

  (一)启功先生在《<万岁通天帖>考》一文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自从三十余年前(1958年)《姨母》等帖出现后,所存唐摹王羲之帖的局面为之一变……尤其徽、献、僧虔的真书和那‘范武骑’真书三字若用刻碑的刀法加工一次,便与北碑无甚分别。”意见十分明确,即徽、献兄弟和王僧虔的真书同北碑写法没有区别。 

    

  (二)沙孟海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图录》中有“南北书体是不能分派的”说法,并说“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是北碑结体的主要特征。其实,在徽、献时期,字形呈扁方,方笔增多(尤其献之),呈现“斜画紧结”的写法。这种写法也为王僧虔父子两代人继承,从王志的《喉痛帖》看,某些方面还有所夸张和强调。 

    

  (三)洛阳曾是受过二王书风影响的地区。第一,在二王书法最易产生影响的几个时期,洛阳地区都在东晋和南朝控制之下,故洛阳接受二王(特别是小王)影响的可能性最大;第二,书法历史上著名的“洛阳体”(斜画紧结)是在二王(特别是王献之)影响下再加上洛阳的地方风格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洛阳是研究南北书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并可能产生特殊的地方风格的地区,值得深入、细致研究。(讲座摘编)